2007年12月CCAA环境管理体系
注册审核员考试试卷(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从下面各题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怡当的答案,并将相应字母填入相应括号内。每题l 分,共15 分)
1.GB/T24001-2004标准4.5.1要求对( )进行例行监测和测量。
(A)污染物的关键特性
(B)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
(C)可能与环境因素有关的活动
(D)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的关键特性
2.某工厂建于1997年6月,排水口在一般鱼类用水区,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其污水排放应执行的标准为( )。
(A)禁排
(B)一级标准
(C)二级标准
(D)三级标准
3.对于含有一类污染物污水的监测,应在( )采样。
(A)车间排放口
(B)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
(C)排污单位排放口
(D)(A)或(B)
4.以下哪一项是“预防措施”?( )。
(A)消除已发生的不符合所采取的措施
(B)消除不符合发生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C)消除潜在不符合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D)消除内审所发现的不符合、防止再次发生的措施
5.《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中的“昼间”、“夜间”由当地什么部门按当地习惯和季节划定?( )
(A)环保局
(B)公安局
(C)人民政府
(D)卫生局
6.以下关于地方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方政府负责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
(B)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生效后,该区域内的中央直属企事业单位须执行该标准
(C)地方政府可以制定基础标准和标准样品标准
(D)地方标准中规定的所有项目,应按地方制定的监测方法标准实施监测和分析
7.下列不属于污染预防内容的是( )。
(A)采用新的清洁能源
(B)污水稀释排放
(C)污水经处理后再用作厕所冲洗用水
(D)纺织印染中碱回收再利用
8.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单位,在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前,应当征求( )。
(A)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B)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C)所在行政区域公众的意见
(D)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
9.从事利用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必须向( )申请领取经营许可证。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B)国务院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D)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10.我国《国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转移固体废物出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贮存、处置的,应当( )。
(A)向固体废物移出地和接受地的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B)向固体废物移出地的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经固体废物接受地的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许可
(C)经固体废物移出地和接受地的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许可
(D)经固体废物移出地的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许可,并报固体废物接受地的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11~15 略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写T,错误的写F,填入题后括号内。每题1分,共15分)
16.臭氧是一种天蓝色、有臭味的气体,在大气圈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可以吸收和滤掉太阳光中大量的紫外线,有效保护地球生物的生存。( )
17.重金属在水体中不能被微生物降解,只能发生各种形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
18.为了保证环境绩效可测量,环境目标、指标必须量化。( )
19.组织的监测和测量应形成程序,是否文件化,应看具体能否会引起偏离要求而决定。( )
20.组织的环境记录应包括培训记录、内审和管理评审记录。( )
21.组织必须确保对策划和运行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外来文件作出标识。( )
22.污染物排放标准按级别分为国家、行业和地方三个级别。( )
23.记录不属于文件范畴。( )
24.环境因素识别时,可以不考虑已纳入计划但尚未开始实施的活动。( )
25.新的规划和建设项目都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
26.在酸雨控制区内的污染源, 其SO2的排放不仅要执行浓度标准,还要执行总量控制标准。( )
27.向水体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排放水污染物不超标的,便不需要缴纳排污费。( )
28.清洁生产是指采用清洁的生产过程,不包括使用更清洁的原料、生产更清洁的产品或提供更清洁的服务。( )
29.建筑施工企业在申请了夜间施工证后,可以在夜间不间断进行混凝土浇注作业。( )
30.相同规模、生产相同产品的两个企业,其环境因素识别和环境影响评价的结果应该是一样的。( )
三、多项选择题(从下面各题选项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最恰当的答案,并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后括号内。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20分)
31.根据GB/T24001-2004,应急准备与响应应( )。
(A)建立程序并定期评审
(B)识别潜在的紧急情况和事故
(C)必须定期试验应急程序
(D)预防或减少紧急情况或事故产生的有害环境影响
32.组织在建立和评审目标指标时,应考虑( )。
(A)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B)自身的重要环境因素
(C)技术、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
(D)相关方的观点
33.以下那几类区域属于环境敏感区?( )
(A)需特殊保护地区
(B)生态敏感与脆弱区
(C)社会关注区
(D)城市新建的开发区
34.下列哪些技术为常用的除尘技术?( )
(A)机械式除尘
(B)冷凝式除尘
(C)过滤式除尘
(D)静电式除尘
35.下述哪些内容是管理评审输入应包括的内容?( )
(A)内部审核和合规性评价的结果
(B)来自外部相关方的交流信息
(C)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结果
(D)组织的环境绩效
36.GB/T24001-2004标准4.4.1条款规定( )。
(A)管理者应确保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提供必要的资源
(B)应对职责和权限作出明确规定并形成文件
(C)资源只包括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基础设施
(D)管理者代表负有提出改进建议的职责
37.下列哪些说法符合GB/T24001-2004中4.5.5要素的要求?( )
(A)组织可根据自身需要,确定是否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审核
(B)应建立审核的程序
(C)内审的目的是找出不符合项
(D)内审员的选择应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38.生活污水排放产生主要环境影响的污染因子是( )。
(A)TSP
(B)COD
(C)PM10
(D)SS
39.GB/T24001-2004标准中,直接控制重要环境因素的标准要素有( )。
(A)4.3.1环境因素
(B)4.4.6运行控制
(C)4.4.7应急准备和响应
(D)4.5.1监测和测量
40.下列对有关危险化学品管理描述正确的是( )。
(A)危险化学品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危险化学品的安全负责
(B)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经营销售实行许可制度
(C)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生产和储存装置每两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D)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中的驾驶员、船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应取得上岗资格证方可上岗作业
四、填空题
41~45 略
46~50
请对以下场景进行分析,并在括号内写出其所适用的GB/T24001-2004标准条款的编号。必须写出所适用条款的最准确编号,但最多只须写出三位章节号。
46.申请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组织向其雇用的保洁公司员工发放有关环境方针的宣传资料。( )
47.某公司的环保处专业人员正在对计划新建的热处理车间是否进行了环评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 )
48.某市政排水公司正针对夜间抢修设备噪声会给附近居民造成的影响贴出通知。( )
49.公司设立了降低噪音的目标,但经评审后,认为目前不可行,建议缓行。( )
50.安全环保科的张工正在向为工厂送汽油的外厂的司机讲解油库防火要求。( )
五、简答题(略)
六、案例分析及阐述题(略)
CCAA试题答案请在ISO学习论坛搜索或发帖
试题发布:CCAA国家注册审核员培训网
转载CCAA考试真题请注明出处:http://www.iso9000iso9001.com/501.html